天山的颂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专刊 | 王族:生命至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12

  

事件发生之前毫无征兆,小男孩阿卜杜外力走出幼儿园后,想起妈妈正在核桃园里打农药,产生了去看看拖拉机和喷雾机的想法。阿卜杜外力今年七岁,小脑袋里的想法一经产生,便迈开双脚向离家不远的核桃园走去。 

阿卜杜外力的家,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拉依喀乡托万拉依喀村。这些年来,村民的住房都翻修一新,大多数人家还盖了新房子,在房前修了葡萄架,院子里也栽了鲜花,进入四月便绽开出鲜艳的花朵。不仅如此,房前屋后的菜地、果园或庄稼地,也是一片葱茏的核桃树已经结出毛茸茸的幼果,从长势上看,今年必将有不错的收获。 

这一天是四月三十日,所有人都因为迎来了“五一”小长假,而有了放松的心情,但在和田却是给核桃树打农药的紧要时机,这个季节的核桃树容易生虫,必须及时打药防治,才能保证核桃树在秋天硕果累累。前几天,村委会组织大家集中给核桃树打农药,并按照工作量给村民付工钱。这是政府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帮扶农民的一种措施。阿卜杜外力的妈妈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此时和同村的喀迪尔·约尔麦提,正在以两人一组的方式,在核桃园里打农药。他们分工明确,由喀迪尔·约尔麦提掌控装载着农药桶的拖拉机,苏迪乌麦则手执与农药桶连为一体的喷杆,对着核桃树喷出农药。农药犹如浓雾似的洒向树身,等喷洒完一棵,又向下一棵移动过去。和田地区适宜核桃树生长,而在托万拉依喀村,核桃已走出以往自给自足的传统方式,每年对外销量都很稳定,亦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阿卜杜外力走到核桃园边,目光被拖拉机的声音吸引,很快便看见妈妈正在拖拉机旁边忙碌。他跑过去叫了一声妈妈,苏迪乌麦听到阿卜杜外力的叫声,应答的同时因为农药味道难闻,便让他到一边去玩,她干完活回家给他做好吃的,说完便转身继续干活。阿卜杜外力很顽皮,一双大眼睛忽闪着,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看见拖拉机后变得很兴奋,小身体一晃便跑到了拖拉机跟前,也脱离了妈妈的视野。 

阿卜杜外力在拖拉机旁边跳来跳去,深为拖拉机飞转的皮带轮好奇。他不知道是什么让皮带轮在飞速运转,便产生了伸手过去摸一摸的想法。七岁的他不知道手一触到皮带轮,就会有致命的危险,而好奇则又犹如强大的助推力,让他将右手伸了过去。一瞬间,皮带轮卷起一股强劲的风,把他的右胳膊吸了进去。他尚未产生后退或躲开的念头,那股风便像一张大嘴,把他的右胳膊吞入了进去。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似乎将他的意识撕扯成了碎片,他想喊妈妈,但嘴巴张不开。一片黑暗遮蔽了他的眼睛,继而天空也变成了巨大的深渊,他被一甩便飞了进去。 

剧痛瞬间让他丧失了意识,他不知道自己的右胳膊被吸进皮带轮后,一下子被绞断,同时他被甩飞出去。 

在前一刻,喀迪尔发现拖拉机传出异样的声响,车身随之颤了一下。他低头一看,阿卜杜外力的右手已经伸进皮带轮,那一刻的皮带轮旋转出幻影,阿卜杜外力被卷起,像一片树叶甩出去,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惊叫一声,赶紧给拖拉机熄了火。苏迪乌麦听到动静后转身一看,只见阿卜杜艾力浑身是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她又无比骇然地看见,拖拉机的皮带上挂着一条鲜血淋漓的小胳膊。 

苏迪乌麦扑过去,颤着声大叫,救命啊,快救我的小巴郎啊! 

 

附近的人闻声赶来。村小组长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找来一块布,裹在阿卜杜外力的伤残处,以防流血过多。另一位妇女赶紧从头上取下纱巾,包起阿卜杜外力断在皮带上的胳膊。两位妇女扶住苏迪乌麦,使劲拍她的后背,防止她昏厥过去。村委会副主任阿卜杜拉·伊敏,立即打电话把情况报告了村支书柏处处。柏处处先打电话给120,接着又打110报警——村里有人受了重伤,需紧急救援,并详细说明了托万拉依喀村的方位。 

村民的事就是村委会的事。这些年,在基层农村,不论事情大小,村委会干部总是能够及时出面,悉心参与全过程。不远处有一辆摩托车,阿卜杜拉·伊敏一声招呼:赶紧往医院送!众人把昏迷的阿卜杜外力抱上去,小心拿着用布包着的断臂,跨上摩托车奔驰而去。 

苏迪乌麦的手颤抖得打不了电话,她让旁边的人分别给她的弟弟阿卜杜麦吉提、大儿子阿卜杜杰力力打电话,叫他们赶紧来救阿卜杜外力。 

求助和报警,这些理智举动迅速代替了惊愕和慌乱,场面有了秩序,事情有了条理。 

阿卜杜外力的哥哥在下班途中接到弟弟出事的电话后,马上开车到了村口,与运送弟弟的摩托车会合,把仍然昏迷的弟弟抱上车,然后从图尔荪麦麦提手中接过弟弟的断臂,让妈妈、舅舅等三人上车,向和田市疾驰而去。 

运送至此的村民,望着汽车奔驰而去,久久不忍转身返回。至此,由村民组成的救护接力棒,交出了第一棒。汽车运送可保证时间,能尽快把阿卜杜外力送到和田市的医院。他们仍心有余悸,但从这一刻起有了希望,他们期待一切顺利。 

在车上,苏迪乌麦看着昏迷不醒的儿子,心想:掉了的胳膊还能长上吗?儿子还能不能活下来?此时的她不知道,儿子的伤情随着打出的求助电话已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和田县120救护车已经出发,110协调沿途交警疏导交通,绿色通道迅速开启。同时,指挥中心与120救护车,以及运送孩子的车辆建立三方通话,密切掌握实时情况。 

新疆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交通来说,如果在以前发生这样的事,只能人抬或用毛驴车运送,现在则有了私家车和摩托车,而且交通导控灵活,即使是乡村也可以发挥作用。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火红的晚霞渐渐退去,变成无边的夜色。大家的心情更加紧张,只盼着赶紧把阿卜杜外力送到医院让医生救治。 

终于,在距离和田市区十四公里的托萨拉镇迎宾路,120救护车与运送阿卜杜外力的车辆迎头相遇。大家迅速把阿卜杜外力移上救护车,救护车呼啸而去。至此,护送阿卜杜外力的接力棒,又交出了第二棒。从事件发生到现在,村委会组织有力,村民鼎力相助,这样的合力拼搏,犹如一只有力的大手,把阿卜杜外力从灾难中拽出,托举向希望。这样的一场断臂灾难,已让阿卜杜外力的家人,包括在场的所有人深为惊悸,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他们合力抢救,从核桃园出发的那一刻,希望逐渐变得清晰,并把时不时仍让人颤抖的绝望压了下去。 

天已经完全黑了,救护车拉着警笛,闪出两束车前灯光奔驰而去。救护车驰向医院,那两束光就是对希望的贴近。很快,救护车驶进了和田市以显微外科手术见长的华新团结医院,值班医生查看伤情后大吃一惊,阿卜杜外力的胳膊从肩部以下的大臂处硬生生被扯断了,医院不具体这样的手术条件。医生取下包裹断臂处的布条,换上了医用止血带,然后给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艾尔肯·日介甫打通电话,简单说明情况,请他准备接诊。 

这时,阿卜杜外力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很快便明白,自己的一条胳膊断了。他很害怕,对妈妈说,我的手去了哪里,让医生给我接上…… 

男孩子经常会做飞翔的梦,大人说那是因为在睡梦中长个子,才会有那样的感觉。阿卜杜外力也爱做那样的梦,时常梦见自己在飞。于是,他在白天也喜欢展开双臂,飞一样地奔跑。妈妈看见后让他慢点跑,不要摔倒了。可大人越是这样说,他越是飞快地跑。这一次,他飞快地跑去找妈妈,看着拖拉机的“大脑袋”,就想伸手摸一下,但拖拉机的皮带像一张大嘴,把他吸住抛向天空。天空猛地黑下来,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大人们看阿卜杜外力睁开了眼睛,稍一惊喜,听他这样说,心又悬了起来。时间不能耽误,众人扶着浑身软得站不住的苏迪乌麦,重新坐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再次出发。 

到了和田地区医院,骨二科主任艾尔肯·日介甫和主治医师翟荣宽立即查看阿卜杜外力的伤情。面前的情景触目惊心:孩子的右手臂离断,肘关节也有骨折,右胸部大面积擦伤,残肩上绑着止血带,微微有些渗血。孩子面色恐惧,不停地哭泣。苏迪乌麦像一个溺水的人,死死拽住艾尔肯的手哭着说,请您一定救救我的孩子,他才七岁,如果失去胳膊,以后可怎么生活啊!说着身体一软瘫坐在地上。为了不影响救治,艾尔肯把苏迪乌麦带到另一间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让她喝下。然后安慰她,到了医院请一切放心。 

紧急会诊后断定:要保住阿卜杜外力的胳膊,必须在六到八小时的黄金时间之内实施手术,否则将失去断肢再植的最佳时机,超过八小时后,细胞坏死的概率会倍数增加,断肢再植不仅无法保证成功,还可能导致肌体正常细胞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八小时”这三个字,从这一刻起,成为一个时限命令,也成为揪着很多人神经的三个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许许多多的人将因为这三个字而争分夺秒,要让这三个字在七岁的阿卜杜外力身上,把希望变成现实,让伤残的阴影消失,让阿卜杜外力恢复健康。 

然而,现实情况又一次超出了人们的期待,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手术条件。 

艾尔肯没有慌张,患者如果在一家医院治疗不了,转向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这是常有的事。他想到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医生黎立,于是用微信给黎立发去伤情照片,随即拨通黎立的电话沟通病情,研究治疗方案。黎立在电话那头说,这名患者还有再植条件。 

此时的时间是22时32分,“八小时”这三个字犹如明灯,闪出了希望光芒。 

黎立挂断电话,立即查看航班情况,从和田到乌鲁木齐的最后一班飞机,预计起飞时间是22时46分。黎立和艾尔肯再次通话:请尽快处理好伤口,保存好断肢,快快去赶最后一班飞机送过来,应该能接上。 

23时10分,救护车又一次出发。艾尔肯再三叮嘱护送的人,路上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伤口和断肢。苏迪乌麦心如刀绞,为了防止自己的情绪影响治疗,忍痛看着救护车和警车鸣着警笛呼啸而去。 

交警导引,救护车急驰,路上的车辆纷纷避让。从和田地区医院到机场距离三十公里,拉着阿卜杜外力的救护车全速飞驰,二十分钟便顺利赶到。 

护送阿卜杜外力的接力棒,又一次传出。与上次一样,又是从一家医院传向另一家医院,乌鲁木齐的医生说能把断臂接上,希望由此变得更大。 

艾尔肯送走了断臂的阿卜杜外力,心情并未放松。距离航班起飞的时间所剩无几,能不能赶上还是个未知数。他安排自己的团队继续准备,一旦不能登机,返回后立即手术。就算保不住阿卜杜外力的手臂,也要确保他的生命安全。 

 

此时的和田机场,南方航空CZ6820航班正从一号廊桥停机位推出,滑向跑道。 

众人推着急救车上的阿卜杜外力,一下救护车便对机场大门口的执勤人员求呼救,孩子的右臂被拖拉机绞断了,和田医院无法救治,必须在八小时以内送到乌鲁木齐做手术,不然断掉的胳膊就保不住了……“八小时”这三个字,早已像重压在他们心上的石头,此时此刻至关重要的是,上了飞机便是向希望迈出一大步;上不了飞机,“八小时”这三个字则会让时间戛然而止,所有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工作人员愣住了。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也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事情。眼前这个哭泣的男孩,伤势这么重,如果不能在八小时内做手术,他的胳膊就保不住了。 

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工作人员立即向旅客部领导做了汇报,机场民警买买提江跑步过去向当日总值班领导田炜汇报告了断臂男孩急需上飞机的紧急情况。经过协调,值机柜台、塔台、购票系统、营业处等,立即形成高速运作的网络,将所有程序、所有目的都投入到阿卜杜外力身上。这么小的孩子,胳膊保不住就残废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不正对应了眼下的情形吗?田炜很清楚,自己当班守责,坚守制度,也要坚守良心,要做到问心无愧。他们必须肩负起责任,全力保障断臂男孩上飞机。 

按原定计划,飞机还有四分钟就要起飞了。田炜立即拿起电话,向运行指挥中心汇报这个特殊的情况,请求飞机滑回。 

人命关天,特事特办,总经理同意飞机滑回,机场开辟地面绿色通道,为阿卜杜外力和亲属办理补票手续。机场旅客服务部重新计算更新增加人员后的飞机重量,指挥中心与乌鲁木齐机场联系,说明航班延后半小时的特殊情况,乌鲁木齐机场同意延迟关闭机场跑道,并做好接机准备。 

做完这些工作,前后仅几分钟时间。 

23时46分,原定的飞机起飞时间已到,客舱广播响起:“……有位旅客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救治,飞机现在将滑回停机位,请您谅解……”机舱内顿时鸦雀无声,101位旅客没有一个人反对。飞机滑回期间,乘务长赵燕协调旅客在靠近舱门的位置余留出一排空座,准备好冰块等物品。五分钟后,飞机滑回停机位。赵燕打开舱门,阿卜杜外力和亲属顺利登机,坐在了早已腾空的座位上。 

零时,飞机重新关门,从停机位滑行推出。从孩子进机场到飞机起飞,仅仅用了二十七分钟,创造了和田机场最短登机时间,这在中国民航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一例。 

“八小时”三个字的实际意义,再次经由救护生命的接力棒,传到了飞机这一特殊运输工具上,飞向星斗满天的夜空,飞向七岁男孩断臂再植的希望。 

飞机起飞后,乘客董先杰对机组人员说:“我当过军医,在外科工作过,我可以帮忙看护孩子……” 他从新疆医科大学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军队从医十五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董先杰心里很清楚,阿卜杜外力这样的伤情,在飞机上没有医护人员陪护非常危险,一旦出现意外有可能导致断肢不保,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医者之心催促他主动上前,请求担任照顾阿卜杜外力的“航程医生”。 

征得同意后,他让其他乘务员找来绳子,熟练地将绳子穿过客舱隔板的缝隙,再穿过两个输液瓶的挂环,稳稳地挂在空中。他俯身观察阿卜杜外力,发现阿卜杜外力眼睛有神,意识基本清醒,精神属于正常。他轻轻触摸阿卜杜外力的脚,温度正常。仔细阅读诊断说明书,了解孩子伤情。经验告诉董先杰,没有进入手术室之前,不能让阿卜杜外力因伤后情绪烦躁而影响断肢伤口,不能昏睡,要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随时调整输液速度。他用一只手控制着输液器,避免针头移位,另一只手感知阿卜杜外力的体温,测量脉搏,调整输液速度,保证阿卜杜外力能以相对清醒的状态安全抵达乌鲁木齐。他这个姿势坚持了近一百分钟的航程。 

或许是镇静剂的作用,阿卜杜外力似乎感觉不到疼痛,不哭不闹,眨巴着大眼睛打量着周围。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眼前的一切让他很新奇,也很陌生。许多旅客投来关注的目光和微笑,夸赞阿卜杜外力真勇敢。 

赵燕看着这个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小男孩,遭了这么大的罪,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她轻俯在阿卜杜外力耳边,一遍遍鼓励他别睡,但是仅仅过了一会儿,阿卜杜外力因为困乏,还是打起了哈欠。这么大的孩子,受伤后流了那么多血,能不累吗?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保持清醒。赵燕用毛巾给阿卜杜外力擦脸,放手机中的动画片给他看。一名维吾尔族妇女过来安慰他、鼓励他。乘客李强不停地给阿卜杜外力讲故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阿卜杜外力一直保持平稳状态。 

1时36分,CZ6820航班稳稳落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跑道上,提前了十五分钟。 

这是救命的十五分钟! 

地面上,乌鲁木齐机场早已调整了航班机位,将原停机位改为103号近机位,又为阿卜杜外力顺利下飞机抢回了五分钟。120救护车、医护人员半小时前已经就位,舱门打开,医护人员立上机,火速将阿卜杜外力转移到120救护车上,然后向市区驶去。 

赵燕回到机舱,哽咽着向旅客广播道:“感谢大家同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开展这场生命接力……”客舱里响起一片掌声。 

 

当晚,黎立得知阿卜杜外力顺利上了飞机,立即打电话向医院党委书记韩荣汇报了情况。两分钟后,韩荣回电话:立即启动应急救治预案,成立患者救治专班和医疗救治专家组,骨科修复重建组、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即刻进入预手术状态,集中调配医院的优质资源,免收住院押金,由黎立担任主手术准备全力救治。 

凌晨2时10分,救护车在黄河路路口一闪而过,开进了医院大门。二十余名医护人员已提前集结到位,接过了这场护救接力棒中最关键的一棒。黎立协调各科室立即行动,两名医生将断臂带到手术室清创,标记血管和神经,两名医生做术前检查和处理。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顺畅无阻,每个人都在为再植手术争取哪怕一秒的宝贵时间。 

3时15分,阿卜杜外力被推进负压手术室,距离断臂时间已经过去6小时45分,手术正式开始。前面的接力棒护送,争分夺秒地完成了远距离转运的极限跨越,和田的医生们对伤口做了正确处置和保存,深夜航程中又得到了精心救护。现在,这一棒传到了黎立手上,他感到冥冥之中如有天助,无数人爱心救送这个孩子,才会有如此精密衔接的好运。不,他立即否定了自己。这不完全是运气,而是这些年新疆、特别是和田接受八方援助,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整个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进步极大提升的一次集中展示。 

黎立戴上显微镜,大脑里所有的思绪立即闭息,全神贯注于双手的每个动作。 

3时20分,血红细胞和血浆送到,建立静脉通道,全麻插管。 

4时15分,手术进行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接通肱动脉。此时,距离断臂再植极限八小时,只差最后十五分钟。他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合孩子细细的血管。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孩子的血管又细又嫩,每一针都容不得半点闪失。只要一针缝错,就要将血管头剪掉重来。一秒、两秒、三秒,此时,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到了第十二针,肱动脉缝合一次性完成。黎立长舒一口气,他迅速打开肱动脉上的血管夹,让新鲜血液流入断臂。然后在扎死的静脉血管上剪开了一个小口,排除断肢血液中的毒素。血液能否顺利流通,重建身体与断肢的供血,成败在此一举。 

等待回血仅需要几秒,黎立觉得每一秒都是煎熬。他转过头去,拿镊子收拾用过的纱布,以此消耗等待的时间。 

一位护士最先看见阿卜杜外力的手上有了微红色,兴奋地喊起来。黎立转身查看,成功了。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手术室凝重的氛围也变得缓和了。短短三十分钟,建立离断肢体供血完成。黎立和团队创造了速度的奇迹,在救治的极限时间内,为孩子留住了“双翅飞翔”的希望。孩子的胳膊一点点泛红,血液已经连通。 

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取得成功,黎立内心无比激动。此时还远远不到表露喜悦的时候,他知道手术不能有丝毫松懈,还必须继续与时间赛跑。两条静脉,三条神经……一环扣一环,黎立在显微镜下一步一步操作,从专业的角度,他感觉这场生死时速的接力赛,有了流水般滑行的顺畅。 

三十分钟后,骨骼修复完成。清创过程中,发现肘关节处也有骨折,一并快速处置。又过了三十分钟,肌肉连接,皮肤缝合。 

断骨连接处打上卡子,外面再做支架固定连接……三个多小时,一台难度系数达最高级四级的断肢再植手术顺利完成。 

2021年5月1日6时26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黎立一身大汗走下手术台,悬了好久的心畅快地放下了。他第一时间给艾尔肯发了手术成功的照片,让他把这一消息转告孩子的家人。然后又发了一个朋友圈,九张照片配了一段话:“不一样的劳动节。生死时速,争分夺秒为七岁的维吾尔族男孩保住肢体。感谢手术室的兄弟姐妹们密切配合!感谢和田地区医院艾尔肯主任协调运筹!感谢和田机场和南方航空让滑出的飞机返回,接孩子来乌鲁木齐救治!感谢所有参与生死接力的人!希望孩子在接下来的危险期顺利度过,早日康复!” 

黎立发完朋友圈,到值班室休息了三个多小时,上午10点醒来后,先到病房查看,孩子术后平稳,他的脸上有了轻松的神情。 

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劳动节。 

 

在手术结束后的那一刻,阿卜杜外力被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他感觉自己睡了长长的一觉,终于醒来了。他看到自己的胳膊又长在身上了,但是被厚厚的白纱布包裹着,像一个棉花包。他恍惚中记得,昨天还在自家的地边,支棱着两条胳膊,像小鸟一样飞跑。今天怎么就躺在这里?他聪明的小脑袋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他身体虚弱,想起身却没有力气。白纱布包着的胳膊,里面像火烧一样疼。 

苏迪乌麦昨天晚上回到家里,一夜无眠,焦急地等待着远方的消息。得知儿子坐上了飞机,得知他们到了乌鲁木齐,得知乌鲁木齐的医生一夜没睡在给儿子做手术,看到大儿子用手机发来小儿子手术后的照片,她心里又是感激又是着急。儿子在远方的医院里哭着喊疼,她忍不住哭个不停。她放心不下刚做完手术的儿子,一心想早点去乌鲁木齐。 

阿卜杜外力一疼就叫妈妈。他只要一叫,真的有一个阿姨像妈妈一样抱着他,在他耳边轻声说,小阿卜杜外力最勇敢、最听话,我来当你的临时妈妈,好吗?你的妈妈过几天就来了。阿卜杜外力哭累了,依偎在她的怀里,真的把那位阿姨当成了妈妈。护士阿比达·阿里木负责专护阿卜杜外力,她在术后买来飞机和汽车玩具,给他讲故事,给他翻身擦背、喂水喂饭。阿卜杜外力觉得这个阿姨讲话特别好听,就像妈妈一样。为了让阿卜杜外力尽快恢复体力,医院专门配制了营养粉。阿比达每次给他调稠一些,加上糖和酸奶,他几口就能吃完。阿比达有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两岁,但她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照顾着阿卜杜外力。手术后第四天,阿卜杜外力想吃烤肉,阿比达好高兴,想吃,说明胃口在恢复,她赶忙出去给他买。烤肉买来了,阿卜杜外力说有辣子就更有味了,阿比达听了这个话更高兴,孩子敢提要求,说明不认生了。她再次出去,重新买回带辣子的烤肉。 

黎立一家的五一假期活动全部取消了,他整天都在医院值守,观察着阿卜杜外力术后的细微变化。5月2日,手术后第二天。这是关键期,各项生命指标都需要密切关注。儿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十来位科室主任会诊,防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加强营养和护理。 

5月3日,阿卜杜外力缓缓举起左手,竖起大拇指,向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表示感谢。 

5月4日,专家团队参与治疗,给出营养和护理的详细方案。营养科副主任薛梅专门给阿卜杜外力制定每顿饭的食谱。阿卜杜外力爱吃的拉条子、汤饭、抓饭、馄饨、烤肉、馕,搭配蔬菜和各种营养食品,让食堂做好后送到病房。小家伙食欲大增,精神很快见好。 

5月5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加碳光子治疗,对再植右臂活血化瘀。阿卜杜外力和妈妈手机视频聊天,还唱起了歌。5月6日,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右臂出现了皮纹,胳膊消肿,阿卜杜外力躺在病床上,合着音乐扭动脖子,左手摇摆,做出“跳”舞的动作。 

这天晚上10点,苏迪乌麦从和田赶来了,一进病房就跑到床边抱住分别几天的阿卜杜外力。阿卜杜外力终于见到妈妈,嘴角向下一撇,睫毛忽闪几下,“哇——”地放声大哭。母子额头相抵,妈妈泪如泉涌。孩子先收住了哭声,伸出左手,摸摸红润的右手对妈妈说,妈妈不哭,你看,我的胳膊正在长好,这里的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对我可好了。 

5月9日,阿卜杜外力术后第一次下地行走,黎立高兴地宣布,阿卜杜外力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5月12日,阿卜杜外力病情基本稳定,黎立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对坏死的肌肉和皮肤做了清理,对皮肤坏死区域做了生物材料的植皮。多学科专家评估,阿卜杜外力再植右臂愈合良好,手指颜色红润,血运正常。 

当天下午,黎立又到病房查房。阿卜杜外力与他早已熟悉,知道他就是为自己接上胳膊的叔叔,每次见到他都特别亲切。黎立握了握阿卜杜外力的左手,摸了摸他的头说,你是小男子汉,继续加油哟!阿卜杜外力嘟着小嘴,眨巴着眼说,叔叔放心吧,我会加油的! 

阿卜杜外力的舅舅阿卜杜麦吉提·伊敏说,好心人实在太多了,乡干部、村干部、医生、护士、机场和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太多太多了,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苏迪乌麦在医院陪着孩子,现实明明看得见摸得着,她依然觉得像在梦中。原本是一场噩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切变化,真实而迅捷,比昆仑山里的风都快,却又像是一个梦境,让她看得清楚,又得仔细想想才能明白。事发那一天,她感觉自己掉入一个黑洞,眼前一片红得抹不开的血,让她在惊恐中急速下坠,但突然间有那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共同把她一家托举了起来。她的小巴郎明明胳膊断了,很快就被接好,像一只小鸟被人们托举着飞了起来。一切来得这样快,为什么?她只有一个答案,好人太多了,这个社会太好了! 

短短几天,“和田断臂男孩获救”的消息上了热搜,上亿网民每日关注阿卜杜外力的动态,为他打气加油。同时,人们也为参与此次救护的个人和单位,在无缝对接过程中体现出的责任、争分夺秒的速度而倍加赞赏。这件事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真实体现,从中不仅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道德力量,而且也让世人看到了社会整体治理体系、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人间有大道,亦有大爱。 

在这场挑战极限的救护和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中,无数正气充沛的能量,让七岁小男孩阿卜杜外力的生命获得了奇迹。正如这个小男孩的断臂能够得以重生,新疆各族人民也是手足相亲,从不分离。 

几天后发生在和田的一件事,为这场生命接力增加了一个生动的感叹号。那天下午,和田机场候机楼前驶来一辆出租车,车子停稳后,下来一位衣着朴素的维吾尔族大叔。他从车里搬下一盆龙血树、两盆鸭掌木,摆放在候机楼一号入口前。工作人员很诧异,赶紧劝说:我们不能收礼,也不能收你的花。大叔说出了他的来意,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个小巴郎子(断臂小男孩)的事情,你们做得亚克西(好),我来感谢你们。工作人员问,您是小巴郎的亲人,还是他家的亲戚?大叔回答,巴郎子我不认识,我是从电视上看到的。说完转身要走。工作人员拉住他,叫来了机场值班领导。见到机场领导,大叔反复说,你们为救小巴郎做得亚克西,和田机场亚克西,中国人亚克西。机场领导请求与这位满怀爱心、朴实无华的维吾尔族大叔合影留念,并留下他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大叔既不合影,也不说出自己的名字。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农村来。为了弄清他的身份,工作人员说要用大叔的身份证登记一下,这才知道他叫如则麦提·热杰普,家住策勒县恰哈乡恰哈村。和田到策勒县整整一百公里,他从策勒县坐车来到和田,去花市买了三盆漂亮的绿植,专程打车送了过来。 

送花的大叔走了,这看似意外的“感谢”,是人民群众送来的一份珍贵礼物,一种高规格的褒奖,也是一次充满感情的教育。同时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责任与担当,只要真心真意急他人所急,做出实实在在的好事,人民就会记在心里,就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和启迪更多的人向善向美,共同谱写和谐友爱的生命篇章。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_wyllyjs@163.com
新疆文艺网小程序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