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 剧目《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运动兴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如何在黑暗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积极探索之路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之路。
一、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
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贯穿于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之源、红色血脉。《觉醒年代》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在国运飘零、民不聊生的艰难时局下,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希望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们在内有政府不作为,外有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的环境下创办《新青年》,组织发动“五四”运动、唤醒民众觉醒,与军阀作斗争,一步步在黑暗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在反复比较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潮之后,自觉而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发出“我们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建立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呐喊。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党就获得了政治灵魂,拥有了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百年历程我们走过风霜雨雪,足以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二、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
我们党的一百年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李大钊、陈独秀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举起右拳发出铮铮誓言:“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最懂中华民族的渴望,他们从人民中走来,深知人民的所思所盼。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上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从兴业路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中国共产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穿越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历经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阔步激情燃烧的改革征程,走进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我们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百年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所在、奥秘所在!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刘统教授在其著作《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中写道:“革命前辈们如果没有牺牲,他们可能是学者,可能是文学家,可能是教授。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牺牲,所以我们更应该铭记他们。”
《觉醒年代》中壮烈牺牲的革命者很多,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时,父亲陈独秀到码头送别,他们转身抱住父亲的那一刻,既是父子之间家庭恩怨的和解,也是对父亲坚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坚持战斗的尊敬。陈延年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陈乔年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时年26岁,临死前干净的笑容、清澈的眼神让人动容。网友评论:“他们最早醒来,然后最先死去……”纪念兄弟二人的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延乔路,来来往往敬献花篮的人们络绎不绝,这是对英雄的纪念和缅怀。
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踏着革命先辈牺牲的道路,前赴后继。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这一特殊战场上,其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代代传承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可比拟、无法企及的精神高度!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靠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忠诚,我们一路走到今天。《觉醒年代》影视剧中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共产党人举起右拳宣誓的场景,这是对党的庄严承诺,一旦违背承诺必将受到严厉惩罚,这就是忠诚的深刻含义。影片中的有许多大型场景的设计,无论是“五四”运动中学生在街头的呐喊,还是李大钊先生与工人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亦或是青年毛泽东在长辛店进行调研,都说明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不仅需要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还需要到人民中去,真正发动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到人民中去的目的也正是唤醒民众,带领人民群众一起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正是《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伟大建党精神犹如一块基石,支撑起百年来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巍巍大厦;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雄关漫道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希望《觉醒年代》这样的优秀影视剧能够更好深入人心,带领我们重温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让“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吴晓芸:新疆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视频来源于网络)
供稿: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