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新疆文联文艺主题创作作品选(七十六)(评协供稿)
作者:  来源: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  发布日期:2020-08-21

本期作品: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作品

文艺评论 新疆“战疫”弘扬中国精神

作者:张雪红

正如文联评论家协会推出的《新疆“战疫”弘扬中国精神》文中所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验,新疆“战疫”是对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考验,也是时代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考验。不管是坚守岗位还是居家隔离,新疆“战疫”中的所有人都用行动诠释弘扬了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一定能在艰苦卓绝的考验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作品展示

新疆“战疫”弘扬中国精神

在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时,盛夏七月的乌鲁木齐,因为疫情反弹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

近一个月以来,全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打响了一场艰苦奋斗的“抗疫战”,彰显了最强大的中国速度,最伟大的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国精神为世界所瞩目,每一位中国人都是“抗疫”战士,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释放着中国精神。在这次“战疫”中,新疆各族人民所展现的精神面貌,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和救死扶伤的牺牲精神,都汇聚成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在新疆的这场“战疫”中,各地驰援,北京、湖北、四川……的医疗队纷纷来疆,彰显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新疆虽地处西北,但不管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全国各地的支援鼓舞了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士气,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再次发生后,全疆各行各业高扬的中国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内核。医护人士在一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他们不怕病毒坚守岗位。在各个社区封闭管理以来,数万名社区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为居民构筑了生活保障线,帮助广大民众安心居家隔离。

在居家隔离的日子,新疆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战疫”作品,凝聚精神,传播力量。文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时代精神的呈现,是人类情感的出口。面对灾难,文学艺术从精神层面对大家进行抚慰和治愈。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在各个社区与保障生活赛跑;在大后方,新疆广大文艺工作者吹响了“战疫”号角,传递新疆各族人民在”战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提振各族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用艺术照亮人心,擎起希望。

自1月30日至今,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公众号共发布77期《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在这场文艺“战疫”中,新疆文联共收到诗歌、散文、歌曲、美术、摄影、书法、影视、曲艺等各门类文艺作品两万多件。这些数字展现了新疆各行各业的“战疫”精神。广大新疆文艺创作者在特殊时期用自己的担当,展示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担当,通过文艺作品再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旁观者,社区干部日夜奔波,他们用必胜的信念书写着最美的抗疫风景,社区干部化身“推车侠”。社区志愿者团队中有18岁的高中毕业生,有最美退役军人,有年过五旬的热心居民,有一对无私的父子为居民共拉送四吨蔬菜,他们无私奉献,以时代精神绘就“战疫”多彩图谱。这些普通却又不凡的逆行者,是文艺”战疫“素材和能量包。

从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州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各种形式讴歌这场”战疫”中的所有英雄、逆行者,用艺术升华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和事,让“战疫”故事在特殊时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中,医护人员、民警、社区干部、志愿者等是主角,他们被绘进了画作里,写进了歌曲里,他们身上团结友爱的中国精神被写进了诗歌和文章中。

7月下旬以来,除了专业文艺工作者,普通创作者和志愿者也纷纷加入创作队伍,涌现出了一批真挚的诗歌、散文,有《我志愿》《战疫中的温度与速度》,散文《乌鲁木齐的天空》《致敬最美逆行者》《我是光荣的志愿者》《加油,乌鲁木齐》《信念必胜》《我们的志愿者小队》《抗疫,中国力量》《信念如山》等等。在新疆这场“战疫”中,普通群体在文艺作品中有血有肉,注入了创作者的真情,汇聚着各族人民的希望和信心。创作者把疫情中人的情感在艺术中沉淀,以艺术的手法、形式进行再现,以艺术为媒介连通个体与国家的情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给灾难中的人们传递希望,鼓励各族人民万众一心。

文艺评论家张应辉曾在文章《真诚的抗“疫”文艺创作都值得尊重》一文中认为:“战疫”之下,条件有限,文艺创作者坚守本职,不忘初心和使命进行创作,只要有真诚的态度就值得尊重。他的观点得到文艺工作者的赞同。文艺工作者把创作的目光聚焦一线的“战士”,后方的干警、社区干部、志愿者以及众多的人小物,作品里流淌着中国精神的硬核,昭示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念,展示了前方和后方所有人的奉献和努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验,新疆“战疫”是对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考验,也是时代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考验。不管是坚守岗位还是居家隔离,新疆“战疫”中的所有人都用行动诠释弘扬了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结束“战疫”是众望所归,但艺术会常新,中国精神也将永存。

2020年8月21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_wyllyjs@163.com
新疆文艺网小程序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