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回信如明灯,照亮了我们新疆电影人前行道路。我们肩负重任,唯有‘崇德尚艺’,深扎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创造,才能不负韶华,用光影记录伟大时代的新疆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新疆电影人的光影力量!”
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后,新疆电影工作者结合电影《巴扎喜事》创作发出的共同心声。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是激励更是鞭策,新疆电影工作者要传承好老一辈艺术家优秀传统,以光影礼赞时代、用艺术讴歌人民,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与电影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耐心植树必接黄金之果
天山电影制片厂将继续为中国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疆力量
——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严高山
总书记的回信让新疆电影工作者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总书记在回信中明确指出:“新征程上,希望我们电影工作者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恰逢总书记对电影殷切关怀之际,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电影《巴扎喜事》践行了总书记的嘱托,以文化自信为作品根基,吸取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创作出了获得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金山茶奖”最佳音乐奖的优秀作品。
耐心植树必接黄金之果,天山电影制片厂未来的创作,将继续为中国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用电影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展现边疆地区的风采,让世界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认识新疆、爱上新疆。
扎根生活沃土 讴歌时代精神
——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天山电影制片厂编剧 李牧时
总书记强调要扎根生活沃土,创作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巴扎喜事》的创作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影片以喀什古城为叙事舞台,深入挖掘当地独特人文魅力,将镜头对准新疆各族青年,展现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无论是旅拍店老板艾尼,还是舞团组织者莱莉,其人物形象都源自生活,充满烟火气。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扎根其中,才能找到触动人心的故事和角色。
总书记要求电影工作者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在创作《巴扎喜事》时,作为编剧,我始终秉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通过展现喀什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传递新疆的独特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今后,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深入生活,坚守艺术理想,以更多优秀作品反映人民心声,为繁荣电影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新疆文联第一期刊中心主任 李丹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田华等八位电影艺术家回信,高度肯定电影人扎根生活沃土、讴歌时代精神的崇高使命。我深感鼓舞,倍受振奋。
在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电影人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人民生活,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温度、有厚度的精品力作。总书记的回信,是对电影工匠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出了鲜明方向。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电影镜头讲述鲜活的新疆故事、人民故事,用镜头定格社会温情,用光影塑造时代精神。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行动指南,以“德艺双馨”为标杆,把个人的电影梦同国家的文化强国梦紧密融合,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影人。
以光影为笔 以生活为墨 书写人民史诗
——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 张欣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电影艺术家的回信,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的嘱托,不仅是对艺术前辈的致敬,更为我们边疆电影人标定了精神航标。作为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我深刻认识到:新疆的壮美山河与多元文化,正是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神圣使命。
“扎根生活沃土”的教诲,要求我们真正俯身倾听人民心声。新疆这片热土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为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激励我们深挖丝路文化宝库。新疆作为多元文明交汇之地,既要传承《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作品的民族美学,更要突破地域叙事的局限,用现代视角重构边疆故事,在音乐歌舞片中嵌入文化传承,在灾难救援中展现民族大爱,创作中自觉摒弃"风情奇观化"表达,转而聚焦当代新疆人真实的精神图谱.这正响应了拓展主旋律理解的倡导——用温暖现实主义的笔触,让家国情怀在人间烟火中自然生长。
抓好一剧之本是落实回信精神的关键抓手。坚持推动"剧本孵化工程",积极深入边境团场、沙漠村庄采集故事。切实践行"摒弃题材决定论"的理念——用扎实的生活积淀代替概念化表达,让思想锋芒包裹在艺术质感之中。
总书记的回信是火炬,照亮了新疆电影人的征途。我们将继续以天山为幕,以绿洲为台,将喀纳斯的晨雾、独库公路的险峻、大巴扎的喧腾化作银幕诗篇。用实践证明:最动人的中国故事,永远生长在人民生活的年轮里;最璀璨的文化自信,必然绽放在扎根沃土的创作中。
扎根沃土 讲好新疆故事
——新疆电影家协会会员、天山电影制片厂编剧 黄继宏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八位艺术家的回信,为电影创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回信,我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生活沃土,创作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作品。近期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电影《巴扎喜事》便是很好的范例,它以喀什为背景,讲述乐器制作人和巴扎经纪人的故事,通过都它尔与琵琶的和鸣,将各民族团结、交融的主题具象化。影片精准捕捉亲情、爱情、邻里情,引发观众共鸣,同时展现新疆风光与文化,是文旅融合的创新之作。
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电影创作中深入生活,挖掘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用生动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传递时代精神,创作有温度、有筋骨的作品,为新疆电影事业蓬勃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我们的作品应既有青春锐气和创新表达 又能深刻反映时代精神 引发群众共鸣
——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 夏普卡提·木拉提
习近平总书记给艺术家前辈们的回信,我深受鼓舞,这不仅是一份对老一辈艺术家的高度肯定,更是一份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电影人的深切期望。总书记提出的“崇德尚艺”和“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扎根新疆这片土地,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与担当。
总书记的殷切寄语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在前辈艺术家的精神指引下,我们将通过影像,用心把新疆这片土地的美丽与故事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以更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创作,用镜头捕捉时代的变迁,用心灵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电影事业将注入更多新鲜力量,创作出更多能够讴歌时代、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坚守人民立场和时代的使命 追求电影艺术的理想
——新疆电影家协会会员、天山电影制片厂编剧 李侬
总书记给田华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回信,是对我们电影人最有力的鞭策,它要求我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将镜头始终对准奔腾不息的时代长河,聆听人民心声,用真情捕捉平凡中的伟大。
在我们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上,每一段历史、每一段情感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讲述。我们要通过影像,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感受这里人们的坚韧与热情。
总书记的寄语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年轻一代的电影工作者,我们不仅要追求艺术的精湛,更要始终坚守人民的立场和时代的使命。我们必将铭记这份教诲与期许,在光影的世界里倾注全部热忱,用赤诚的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