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乌鲁木齐刚进入瓜果飘香的季节,人们正在品尝生活的美好和岁月的祥和,疫情却再一次降临到这座繁华的边城。
7月中旬,为了阻断疫情传播,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居家办公。上大学的女儿放暑假了。先生在南疆工作,这几年我们一直是聚少离多,碰巧他回乌鲁木齐开会,受疫情影响被要求暂时居家。一家人终于难得地聚到一起了。
7月30日,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既是我和先生的结婚纪念日,又是女儿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炒几个菜庆祝一下,更何况这也是先生去南疆工作后为数不多的团圆日子。特殊的居家时光,难得的团聚,我们早已商量好,各自精心准备,待30日这天集中进行才艺展示,也算是举办一个小型家庭音乐会吧!
先生抱着葫芦丝,在阳台上把《月光下的凤尾竹》吹得微风荡漾,又对着麦克风把一首《鸿雁》唱得天高云淡。我也不甘落后,一会儿在古琴上弹《酒狂》,一会儿在钢琴上弹《献给爱丽丝》。女儿则练习古筝《渔舟唱晚》,温习茶道,准备给我们表演茶艺。品清醇之茗,听丝竹之音,想想都陶醉。越接近30日,我们仨的操练频率和真诚态度越接近实战。女儿说,那天可是要全程录像的。
接到社区电话,已经是30日的凌晨一点。29日晚上,我们彩排完节目,又把第二天所需的各类菜品安排停当,准备休息。刚拉灭客厅的灯,电话铃声就骤然响起。华光街管委会美分社区电话通知:由于防疫需要,你被紧急抽调,明天上午11点到水区政府参加会议,根据需要,分配到不同社区,投入防疫工作。
抗疫之初,我就提交申请去社区当志愿者,到第一线参加防疫工作,却一直没有接到通知。原以为不会轮到我了,才专心筹划这次家庭活动。再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我们辛勤的排练成果进行展示了,没想到却被这个通知打断。我一时不禁有些懊恼,有功亏一篑的感觉。但我很快就平静下来。防疫,既是艰巨的任务,又是光荣的使命。自从乌鲁木齐再次按下了暂停键,整个城市都屏住了呼吸。有多少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公安民警在一线奋勇拼搏、艰辛付出。已经14天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乌鲁木齐的疫情情况。从1例到16例,到今天的96例,数字在增加,我们心上的石块也在不断累积。一家人每天讨论的话题也是疫情,从小区谈到城市,再从城市谈到国家,谈到全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国家大事,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
得知我要去防疫一线,看出了我满脸遗憾的先生安慰说,你放心去吧,今天的音乐会照常举行,你在分会场,我们会给你发视频的。你在疫情防控现场度过我们的银婚纪念日,更有特殊的意义。等我们老的时候,再谈起这个日子,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说完,他就进到厨房,开始做我和女儿最爱吃的辣子鸡,这也是他的拿手菜。早先,我也仿照先生的程序操作过一次,结果味道相去甚远。先生回来品尝后埋怨我暴殄天物,把一块好玉雕成了豆腐渣工程。女儿则把矛头直指爸爸:谁让你不及时赶回,才造就了如此严重的恶果。
早晨九点半,美美地吃了辣子鸡,举起茶杯碰了一下,以示庆祝我们的银婚和女儿的生日!
出发,奔赴一线!
上午,参加完防疫动员会,我被分配到映像南湖小区。昆仑东街社区年轻干练的郭书记,强调完防疫工作的各项要求后,给我们分工分组:生活组负责给辖区居民送菜送生活用品;卫生组负责给居民送药和消杀用品,处理各类垃圾;后勤保障组负责转送小区里的病人到医院进行医疗救治。要做透析的、换药打针的病人,都要由社区包户干部亲自陪同。还成立了遛狗队,负责把小区居民的狗带出来在院子里遛一遛。不但要管好人和事,连狗狗的生活也要安排好,我对社区工作的细致和繁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区干部更加心生敬佩之情。
我今天的任务是配合一名保安值守小区北大门,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很干净的值班室和大门口,每隔一小时,就需要消杀一次!
中午,我帮助生活组的干部,给二十余户居民送蔬菜和瓜果。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打开盒饭,准备吃的时候,女儿发来了视屏。一段是她穿着汉服表演茶艺,一段是她爸爸在演唱《鸿雁》:歌声颤,琴声远,草原上春已暖……另外一段是他们举着酒杯,吃着蛋糕,向战斗在一线的我问候、祝福的情景。女儿对着屏幕说:“祝爸爸妈妈银婚快乐!”我看着,笑着,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了下来。此时此刻,或许有许多居家休息的家庭,在唱歌,在举杯,在衣食无忧地生活。他们的快乐里,有我的一份付出;他们的平安里,有我的一滴汗水。这真的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呀。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泛起了一缕缕温暖和自豪。
黄昏,我和另一位社区干部还守在大门口。小区远远近近的楼房窗户渐次亮起了灯光。一方方光亮里,有电视的喧闹,有晃动的身影,有晚饭的清香。一盏一盏的路灯也亮了,马路空空荡荡,没有车辆驶过,城市安静得像婴儿的睡眠。这样的宁静让我想起多年前草原上的那个静谧的夜晚。那天夜里,我和上中学的女儿夜宿米尔其克草原,树叶的沙沙声,蛐蛐的叫声,几只鸟儿忽闪着翅膀的声音,几只老鼠从树丛里窜出来,在落叶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在社区值守了近16个小时,回到8个人的宿舍,已是凌晨1点。来自各个单位的舍友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昨天还是陌生人,今天就成为战友。我们交流着工作心得,总结着好的经验。虽然身心疲惫,却无怨无悔,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疫情早日结束。
(作者为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