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润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6月30日至7月4日,中国曲协2025年文化润疆暨第十期民族地区曲艺工作者培训班在新疆霍尔果斯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随之展开,为新疆曲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育搭桥:架好交流平台,增进文化认同
“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这次培训让我对曲艺有了新的认识。回到岗位后,我会将所学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沐浴在文化艺术的滋养中,期待他们未来有更好的艺术表现。”作为学员之一,教师伊丽努尔·阿卜杜热依木参加了培训班。
5天时间里,来自新疆各地的50多位曲艺工作者共同参加培训。培训期间,伊犁州党委党校行政学法学科技教研室教师帕丽扎提·阿扎提、中国曲协快板艺委会秘书长王文水、海政文工团男中音歌唱家霍勇、辽宁省曲协副主席张春丰、中国曲协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柴京云、新疆曲协主席荣卫分别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快板创作表演技巧》《曲艺作品著作权保护实务指引》《如何提高歌唱能力》《“说唱扮舞绝”是二人转的立身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曲艺人的毕生追求——浅谈大同数来宝的创作表演》《今天,我们一起听相声》为题进行授课。学员们结合材料开展自学,通过发言交流、才艺交流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交流互鉴、教学相长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黄群表示,希望广大学员强化理论武装,将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到新时代的文艺创演实践中;深耕文艺创作,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地区的生动实践;增进文化认同,用心讲好新时代精彩的新疆故事;弘扬行风艺德,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曲艺界优良行风。
以艺连心:深入文艺实践,服务边疆群众
7月1日至2日,中国曲协“艺道馨声”曲艺名家新秀示范演出宣讲行动走进霍尔果斯,为当地居民和霍尔果斯边境管理大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海关的工作人员送去欢笑。
“艺术的价值在于以真情服务观众。”7月1日下午,中国曲协副主席张旭东走进霍尔果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你好,我是曲艺人》为题,生动阐述和分享了如何在新时代做一名“曲随时代 艺为人民”的曲艺工作者,并辅以生动的现场表演,与在场观众交流互动。
7月2日晚,霍尔果斯市兴城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人头攒动,柴京云、柴京海、霍勇、何春梅、武宾、贾旭明、张春丰、王超、吴丹、师亚峰等曲艺名家新秀与第十期民族地区曲艺工作者培训班学员、新疆《玛纳斯》传承人和《江格尔》传承人同台演绎,精彩节目接续上演,台上台下欢声笑语互动频频,掌声叫好声持续不断。
以情铸魂:说唱奋斗故事,赞颂兵团精神
把戈壁变良田,把荒漠变绿洲……几十年来,兵团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以火一样的热情屯垦戍边,接续奋斗,展现出战天斗地的豪情。“我是一位‘疆二代’,这次的节目围绕着兵团的发展,向兵团精神致敬,让我很感动。”观看演出后,一位可克达拉的退休老教师激动地说。7月3日至6日,由中国曲协和兵团文联共同主办的“兵团故事”优秀曲艺节目巡演活动,分别在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一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金谷文化广场,第二师三十一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铁门关市第一中学河北艺术中心开展四场演出。
曲艺名家新秀们为当地群众演绎了曲艺小品《情定地窝子》、大同数来宝《隔辈亲》、歌曲《共筑中国梦》、相声《十全十美》、快板《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二人转《绝活》、山东快书《追星》、豫剧《穆桂英挂帅》等精彩节目,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兵团在履行维稳戍边、推进文化润疆、促进兵地融合、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以创添翼:汇聚曲艺力量,打造惠民品牌
今年,中国曲协将会同新疆文联、新疆曲协等单位,在北京开展“乐享新疆”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曲艺专题晚会,用曲艺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反映新时代新疆建设的良好态势,推动文化润疆在曲艺层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7月3日,参加本次演出的曲艺名家们开展座谈,围绕“乐享新疆”主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曲艺专题晚会展开创意研讨,力求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新疆70年发展成就。艺术家们各抒己见,提供创作思路,共同探讨新的创作,希望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题材,展现民族特色,反映新疆的发展变化以及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同时,借由此活动打造“乐享新疆”的文化品牌,让全国观众感受新疆的时代脉搏。
座谈会后,中国曲协一行深入城市乡村、边防前线、沙漠油田进行创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