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工程|新疆摄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新疆油田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20

新疆摄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新疆油田

——用影像庆祝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新疆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5月14日至18日,新疆摄影家协会、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了“强基工程”新疆摄影家协会采风行第一阶段活动。活动旨在用纪实摄影的方式,记录新疆油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新实践、新成效,展现“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新疆油田精神的代代传承和时代内涵,挖掘油田故事、石油工人为素材的反映新时代新疆油田的摄影作品。 


此次小分队由8名新疆摄影名家组成,由新疆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新疆教学总监闫平带队,7名队员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或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 


在为期5天的创作中,小分队分成两支创作小组,分赴采油二厂81号联合站、英雄193井、101窑洞、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站,新中国油气储运第一站——油气储运公司总站,百口泉采油厂基层采油站、百21光伏区,风城油田作业区SAGD一号采油站、风城塔式光热制蒸汽稠油热采先导试验项目,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玛湖油区钻井、压裂区块,采访并拍摄了基层厂处、井区井场、运维班组的生产现场,以及钻井压裂、集输计量等现场。 


每到一处,小分队与现场负责人交流、与石油工人们座谈,了解现场的情况,挖掘现场的故事和人物的特点特征,然后进行分工拍摄。在百口泉采油厂的百21光伏区、风城SAGD一号采油站,看到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的太阳能板源源不断地向油区井区输送绿电,看到雅丹地貌中的整齐排列的竖式抽油机不分昼夜地开采稠油,小分队队员们都被如今新疆油田的新能源、新技术所震撼。 


“夕阳西下,伫立在雅丹地貌中的一座座灰蓝的抽油机如同整齐划一的列兵方阵,如同坚守沙漠戈壁中的卫士,与天空的霞光彩云、金色雅丹交相辉映,美不胜收。”5月17日傍晚,创作小分队2组的队员丁玉礼一直在风城SAGD一号采油站旁的上坡上等待,并用无人机航拍到日落时分的超稠油生产基地与金色雅丹、落日余晖同框的画面后激动地说:“能用镜头捕捉自然景观与油田生产和谐交融之美,真是不虚此行。” 

不仅如此,小分队还分赴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五区——肉孜麦麦提·巴克班组、采油二厂第五采油作业区陈其亮班组、风城油田作业区采油二站四班(国防班)——李荣辉班组,以及新港公司采油作业区运行一班等油田公司部分厂处的基层班组,用镜头记录了基层班组日常工作、文化建设,以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每到一处,创作小分队队员们为这些荣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的班组基层工人们,以及先进个人拍摄了工作照、群像和个人肖像,用镜头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石油工人致敬。 


创作小分队队员们纷纷表示,新疆油田是摄影艺术创作者挖掘的富矿,希望创作的纪实作品为新疆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相关影展活动助力,更希望以后能以新疆油田故事、人物为素材创作更多更好的石油摄影作品。 


创作小分队队长闫平说:“新疆油田是共和国石油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新疆工业建设发展红色基因最为丰富的行业,勘探开发现场更是新疆高质量发展十大产业集群的鲜活摄影素材,希望今后有全疆更多摄影家来这里拍摄出更多好作品,为新疆油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贡献新疆摄影人的力量。”近期,创作小分队将筛选采风作品,首批创作成果将于本月分享给新疆油田公司。 


近两年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宣传部、石油文联先后邀请中央、自治区及中石油各级媒体记者、艺术家们走进玛湖、吉木萨尔页岩油、科研院所、石油精神教育基地等,围绕增储上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央企责任、石油精神等开展系列采访宣传,充分宣传展示中石油驻疆企业坚决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顶梁柱”的良好形象。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_wyllyjs@163.com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