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汇》杂志与《回族文学》杂志联合在木垒书院举办培训暨改稿班
作者:  来源: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日期:2021-06-15

如何打破写作中存在的瓶颈,写出或翻译出更多优秀作品?6月2日至5日,自治区文联《民族文汇》杂志与《回族文学》杂志联合在木垒书院举办为期5天的作家翻译家培训暨改稿班。来自南北疆的40余名作家和翻译家参加了培训。 

新疆作协副主席、全国著名作家、木垒书院院长刘亮程与大家一同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在谈到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时,刘亮程说,三十年前辞去在沙湾金沟河农机站的工作到乌鲁木齐的一家报社打工时,自己有过突然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时候。我把给了自己灵感的乡村给扔了。在偶然的一个黄昏,看到落向西边的太阳,我突然泪流满面。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在一个黄昏的落日中被我看到的故乡、扔掉的那个村庄被我捡拾回来了,我开始写那个村庄,写一个人在大地上的喜怒哀乐,一个人的睡着和醒来,写大地上的人声和虫声的孤独鸣叫。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从1992年写到1998年,直到1999年《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刘亮程提到自己在写作中、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惑,鼓励大家多写新疆,写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刘亮程还真情阐述了自然与人生、与文学的内在联系。刘亮程诗意、生动的讲述,让参加培训的作家、翻译家们一次次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找到了新的前行的动力。 

新疆作协副主席、《民族文汇》杂志主编狄力木拉提·泰来提也结合自己多年的翻译和创作经验,为大家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他说,文学即人学,是一种生命体验,可以让心与心沟通。作为一个作家和翻译家,我经常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不断的思索和实践中,一步步走上了诗歌翻译与创作之路。 

在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参加培训的作家翻译家们都从不同角度,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并走进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实地采访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情况。作家翻译家们还拿出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研讨和改稿。大家纷纷表示,将力戒浮躁,扎根生活,静心写作、勤奋写作,争取创作出更多有质量、有分量的作品。 

供稿:《民族文汇》杂志社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wyw01@163.com
新疆文艺网小程序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